赤鐵礦選礦技術
赤鐵礦是一種弱磁性鐵礦石,所用的選礦方法較多,包括重選、浮選、強磁選、焙燒磁選及幾種方 法的聯合流程[9]。
目前,赤鐵礦典型的選礦工藝流程有三種:連續磨礦一弱磁一強磁一陰離子反浮選、階段磨礦一粗 細分選一重_磁一陰離子反浮選和階段磨礦一粗細分選一磁一重一陰離子反浮選。
該工藝的主要特點是:
(1)對鐵礦石工藝礦物學特征具有較好的適應性。針對鐵礦石嵌布粒度細,需要細磨的特點,將礦石采用連續 磨礦的方式磨至全部基本單體解離后,進行選別,避免了 階段磨礦中礦再磨量的波動較大和效率不髙給流程帶來負 面影響的問題。
(2)弱磁一強磁與陰離子反浮選的聯合使用實現了工 藝流程的最佳組合。連續磨礦后,用弱磁選一強磁選將磨 礦產品中的原生礦泥和次生礦泥脫掉,拋掉大量尾礦。這 既提高了進人陰離子反浮選作業入選物料鐵的品位,有利 于陰離子反浮選獲得髙質景的鐵精礦;更為重要的是弱磁 選一強磁選作業拋掉原生礦泥和次生礦泥后,為陰離子反 浮選作業創造了好的工藝條件,有利于陰離子反浮選作業 更好地發揮作用。
(3)該工藝容易獲得較好的選別指標。目前,強磁作 業的設備是理想的赤鐵礦拋尾設備,陰離子反浮選是最理 想的赤鐵礦選礦獲得高品位鐵精礦的選別作業。
階段磨礦一粗細分選一重一磁一陰離子反浮選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該流程的特點是:原礦一次磨礦后采用水力旋流 器分級,粗粒級和細粒級分別處理;粗粒級采用螺旋 溜梢重選,及時獲得粗粒合格精礦,選礦成本低;細 粒級采用弱磁-強磁•反浮選;確保獲得好的選別指標和 高品位的細粒精礦;重選中礦二次磨礦,返回旋流器 分級作業。全流程的精礦粒度組成主要以重選粗粒精 礦為主,反浮選堿性細粒精礦量較小,不像連續磨礦, 強磁一反浮選流程那樣容易引起過濾困難。
(1) 采用了階段磨選工藝。由于該工藝流程采取了階段磨礦、階段選別工藝流程,使得該工藝流程具 有較為經濟的選礦成本。一段磨礦后,在較粗的粒度下實現分級人選,一般情況下可提取60%左右的粗粒 級精礦和尾礦,這大大地減輕了進入二段磨礦的童, 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時,粗粒級鐵精礦有利于過濾。
(2)選別針對性強。礦物在磨礦過程中解離是隨 機的,這種過程使得磨礦粒度不等的礦物顆粒均存在 解離的條件,這是粗細分級入選工藝具有較強生命力
的重要基礎之一。階段磨礦,粗細分選、重選一磁選一陰離子反浮選工藝一次分級后的粗粒級相對好選, 采用選礦效率髙且相對復雜的強磁一陰離子反浮選工藝獲得精礦并拋棄尾礦。粗粒級選礦方法和細粒級 選礦方法的有效組合使得該工藝流程具有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先進的雙重特點。同時,重選工藝獲得含 量較大、粒度較粗的精礦有利于精礦過濾。
(3)實現了窄級別人選。在礦物的選別過程中,礦物的可選程度既與礦物本身特性有關,也與礦物 顆粒比表面積大小有關,這種作用在浮選過程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因為在浮選過程中,浮選與藥劑和礦 物以及藥劑與氣泡間作用力的最小值有關,與礦物比表面積大小有關,與藥劑和礦物作用面積的比率有 關。這使得影響礦物可浮性的因素是雙重的,容易導致比表 面積大而相對難浮的礦物與比表面積小而相對易浮的礦物具 有相對一致的可浮性,有時前者甚至具有更好的可浮性。實 現窄級別入選的選礦過程,能在較大程度上杜絕上述容易導 致浮選過程混亂現象的發生,提髙了選礦效率。
階段磨礦一粗細分選一磁一重一陰離子反浮選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該工藝的流程特點是:
(1)采用階段磨選工藝。由于采用了階段磨選工藝,減少了二段磨礦量。
(2)強磁預先拋尾。強磁預先拋掉的尾礦量一般在45%
以上,大大減少了后續作業入選礦童,節約了設備。與此同 時,經過強磁預先拋尾后,進人后續強磁作業的礦石入選品 位較髙,有利于重選作業提髙精礦品位。但是,相對較粗的貧連生體進入強磁精礦中,加劇了后續分級旋流器的反富集作用,對反浮選作業不利。
齊大山鐵礦選礦廠采用階段磨礦一粗細分選一重磁浮聯 合處理鐵品位為28.55%的原礦[2],獲得精礦鐵品位為67. 56% ,回收率為78.92%。司家營鐵礦第一期工程選礦廠氧化礦石的處理工藝為:階段磨礦一粗細分 選一重選一強磁一反浮選工藝,原礦鐵品位為30.44%,楮礦鐵品位為66. 00%,鐵回收率為80.00%。白 云鄂博采用連續磨礦一弱磁一強磁一反浮選脫硫工藝流程,原礦鐵品位為32.67%,梢礦鐵品位達 64. 39% ,鐵回收率為7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