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礦機的技術效率是指經磨碎后所得產物中合格粒級的含量一百分數與給礦中原來所含大于合格粒級含量百分數之間的比(所謂合格粒級,就是其粒度上限應小于規定的最大粒度,而其粒度的下限要減去過粉碎部分)。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
E效—磨礦技術效率,%;
r —磨礦機排礦中小于規定的最大粒度級別的產率,%;
rl —給礦中小于規定的最大粒度級別的產率,%;
r2 —給礦中過粉碎部分的產率,%;
r3 —排礦中過粉碎部分的產率,%;
則,(100—r1) — 給礦中所含大于合格粒度的產率,%;
(r-rl ) — 磨礦過程中所生成的小于規定的最大粒級的產率,%;
________ 在磨礦過程中新生成的過粉碎部分的產率,%。
在選別過程中,往往由于磨礦的過粉碎會降低選別指標。因此。評價磨礦機工作的好壞,要考慮到生產率高、能耗少、過粉碎小,為此引用磨礦技術效率。當磨礦機不發生磨碎作用時,r=r1 ,r3 = r2,由上式可知E效 =0;當全部礦石都過粉碎時,r=100%,r3=100%, E效=0;當磨礦產品中100%達到規定的粒級,并且無過粉碎現象時,即r3 = r2,則E效為100%。
應當指出,磨礦效率和磨礦技術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磨礦效率是指磨礦機的功率生產率,它是從能耗來評價磨礦效果的。而磨礦技術效率是從磨礦產品的質量來評價磨礦效果的。但因測定較繁較難,計算時一般不采用。